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1)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和规范操作.小王同学从实验室拿来了下列实验仪器.用仪器A称量物质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 (填“a”或“b”)盘.用完仪器B后,必须用 盖灭.要完成过滤操作,除选用上述部分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小斌同学用图一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 ,改进的措施是 .(3)小华同学按图二上述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硫酸.请你指出他操作的错误:错误① 错误② .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1)做化学实验要正确使用仪器和规范操作.小王同学从实验室拿来了下列实验仪器.
用仪器A称量物质质量时,应将砝码放在
(填“a”或“b”)盘.用完仪器B后,必须用
盖灭.要完成过滤操作,除选用上述部分仪器外,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2)小斌同学用图一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结果偏低(装置不漏气),其主要原因是
,改进的措施是
.
(3)小华同学按图二上述配制实验所用的稀硫酸.请你指出他操作的错误:
错误①
错误②
.
试题解答
见解析
标签
必修1
人教版
解答题
高中
化学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相关试题
(10分)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通常利用浓硫酸与乙醇混合加热制乙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瓶中溶液变黑,装置(Ⅱ)中经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⑴甲同学认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了,你认为甲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理由是 (填字母)。A.(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氧化反应B.(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证明乙烯发生了加成反应C.(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证明通入的气体是纯净物D.(Ⅱ)瓶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只能证明通入的气体一定具有还原性⑵乙同学取(Ⅱ)瓶中少量溶液于试管里,加入盐酸和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据此他认为乙烯中一定混有SO2,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理由是 。若你认为不可靠,请改进上述实验方案,证明乙烯中是否含有SO2: 。⑶丙同学在装置(Ⅰ)和(Ⅱ)之间增加了一个装有足量 溶液的洗气瓶,即可证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15分)I2O5是白色固体,遇水生成碘酸(HIO3)。I2O5可用于检验并定量测定空气中的CO,在常温下发生的反应为 5CO+I2O5=5CO2+I2(空气中其余气体不与I2O5反应)。实验一:制取I2O5将碘酸加热至90~110 oC使其部分脱水,再升温至220~240 ℃并恒温4 h,使反应完全。接着慢慢冷却至室温,密封保存,即得五氧化二碘。(1)写出碘酸制I2O5的化学方程式: 。(2)在制得的I2O5固体中含有少量I2杂质,提纯的方法是 (填标号);A.过滤 B.蒸发结晶 C.蒸馏 D.升华该提纯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填标号)。A.圆底烧瓶 B.烧杯 C.普通漏斗 D.酒精灯 E.玻璃棒实验二:检验空气中CO利用下图装置检验空气中是否存在CO。(3)能说明空气中含有CO的现象是 。(4)倘若要从广口瓶中出现浑浊来判断空气中含有CO,请写出改进的实验方案: 。实验三:测定空气中CO的含量(5)将I2O5与CO反应生成的碘单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反应为I2+2Na2S2O3=Na2S4O6+2NaI),即可根据消耗硫代硫酸钠的量来计算空气中CO的含量。若某次实验时测得参与反应的空气体积为a mL(标准状况下),滴定过程中,共消耗v mL c mol·L-1 Na2S2O3溶液。则该空气样品中CO的体积分数是 。(6)该实验方案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是 。?
请你用已经掌握的实验室有关气体制取和净化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上图中a、 b仪器名称:a , b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代号),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如何确定气体已经收集满 ,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顺序为:先 后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若用F装置收集O2,则O2应从导管口 (填“c”或“d”)通入。⑷若用E装置收集某种气体,则该种气体应具备的性质是 ,试写出一个制取该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⑸某课外小组的同学用上图B装置使草酸分解并用如下装置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①该装置中,A的作用是 ,C的作用是 , A、B (填“能”或“不能”)互相交换。②实验观察到A处无水硫酸铜变蓝,B和F处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C处澄清石灰水无浑浊现象,E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说明草酸分解的产物是 。?
有机物A由C、H、O、Cl四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8.5,Cl在侧链上。当A与Cl2分别在Fe作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以物质的量之比为1:1反应时,分别是苯环上一氯取代有两种和侧链上一氯取代有一种;A与溶液反应时有气体放出。A经下列反应可逐步生成B~G。(1)A的分子式为 ;D的结构简式为 ;(2)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编号);(3)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4)E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①苯环上只有一个侧链,且侧链上含有一个一CH;②能发生银镜反应;③属于酯类。则其结构简式为(写3种): 、 、 ;(5)写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A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 ; E在一定条件下生成F: 。?
I、(1)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酒精灯洒漏少量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C.实验剩余的NaOH放回原试剂瓶D.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置准确浓度的稀硫酸E.知趣乙酸乙酯时,加热前应先向试管中加入碎瓷片II、无水氯化铝为白色粉末,极易吸水,常压下182.7℃升华.学生甲拟选用如图所示仪器、装置(部分仪器连接的橡胶管或橡胶塞省略)和试剂制备无水氯化铝.回答下列问题(2)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 △ MnCl2+Cl2↑+2H2O .(4)从上列仪器中选取制备无水氯化铝的装置,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 → → →G(5)装置G的作用是 .(6)学生乙提出另一种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方案:将金属铝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将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到无水氯化铝.请你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下列有关实验及安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A.苯酚不慎沾在手上,可用NaOH溶液洗去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用蒸发结晶法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KNO3D.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E.实验室一般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CO2F.往某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Ⅰ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B.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了玻璃棒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D.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E.在铁粉存在下用溴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时,无需加热F.取1mL 20%蔗糖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约5min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可检验蔗糖是否发生了水解G.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若热效应不明显,溶解的操作可以在量筒中进行Ⅱ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通常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少量水的存在,然而,无水硫酸铜的吸湿性很强,需要时须现制现用.方法Ⅰ:取2药匙细小的硫酸铜晶体置于 中研碎后放入坩埚,将坩埚放在泥三角上用小火慢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最后将坩埚移入 中进行冷却.方法Ⅱ:取2药匙研碎的硫酸铜晶体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浓硫酸(质量分数不低于98%),并用玻璃棒搅拌,静置5min后倾去浓硫酸,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倒在滤纸上晾干.【交流与讨论】(1)方法Ⅰ中,加热温度稍高时会出现变黑现象,原因是CuSO4?5H2O △ CuO+SO3+5H2O或CuSO4?5H2O △ CuO+H2SO4+4H2O也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方法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为了不浪费药品,对无水乙醇洗涤液进行再生的方法是 ,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瓶、接液管、锥形瓶、酒精灯、 等.(3)用制得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某双氧水中是否含水时,除了发现固体变蓝外,还发现该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对此你有何猜想 .?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应先 ,让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有药品处加热.从广口瓶中取少量的碳酸钙粉末,应用的仪器是 ;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 ;使用酒精灯时,如果不慎将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用 扑灭,熄灭酒精灯时应用 盖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B.滴定实验中用的移液管、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C.做完酚醛树脂实验的试管可用乙醇浸泡后清洗.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般用盐酸酸化,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气体E.除去氯化镁溶液中含有的FeCl3 杂质,可采用加入MgO调节pH除去.F.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出来,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G.可用移液管量取0.10mol/L 的KMnO4溶液25.10mLH.用pH试纸测得某新制氯水的pH值为3(2 ) 下列实验没有错误的是 (3)如图1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 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mL,仰视时读数为M 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标号).(4)中和热的测定如图2所示,该装置图中有两处实验用品没有画出,它们是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和 .完成一次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至少要使用 次.?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的发展趋势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
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化学史
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2.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单质和化合物
分散系、胶体、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混合物和纯净物
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重要性质
金属和非金属
纳米材料
溶液的含义
溶液的组成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概念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3.1 碳的多样性
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碳族元素简介
同素异形体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4.1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硅的用途
硅和二氧化硅
硅酸盐工业
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
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探究硅酸钠溶液的碱性、热稳定性
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无机非金属材料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