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析
(1)Mg(OH)2中加入盐酸后,要获得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如果要使该晶体变为无水氯化镁,一定要在HCl气氛中脱水,否则会水解;
(2)A.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和NaOH反应,Cl2和氢气接触而发生反应;
B.电解后溶液中有碱生成,能与钙离子、镁离子生成Ca(OH)2、Mg(OH)2沉淀,从而堵塞隔膜
C.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阴极附近水电离平衡破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结合钠离子生成氢氧化钠,
D.若用用金属铁网制成,则铁是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沉淀,得不到氯气和烧碱;
(3)加热时析出晶体,说明该晶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降温时析出晶体,说明该晶体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以,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比较温度较低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溶解度小的物质就会析出;
(1)Mg(OH)2中加入盐酸后,要获得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过滤,如果要使该晶体变为无水氯化镁,一定要在HCl气氛中脱水,否则会水解;
故答案为:DEC;
(2)A.用隔膜法电解食盐水时,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区和阴极区,防止Cl2和NaOH反应,Cl2和氢气接触而发生反应,故A正确;
B.电解后溶液中有碱生成,能与钙离子、镁离子生成Ca(OH)2、Mg(OH)2沉淀,从而堵塞隔膜,故B正确;
C.阴极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阴极附近水电离平衡破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结合钠离子生成氢氧化钠,所以阴极产物为氢氧化钠和氢气,故C正确;
D.电解槽的阳极是石墨电极,溶液中的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若用用金属铁网制成,则铁是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沉淀,得不到氯气和烧碱,故D错误;
故选:D.
(3)观察溶解度图象,当温度大于60℃,随着温度的升高,MgSO4的溶解度反而下降,NaCl的溶解度一直比较低.所以这两种物质就会结晶析出;
降温时析出晶体,说明该晶体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从图象可以看出,MgCl2和KCl随着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将母液R降温(降到30℃以下)析出晶体主要是MgCl2,KCl,从图象可以看出,在温度较低时,MgCl2的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所以冷水洗涤时较纯的KCl固体就会析出;
故答案为:NaCl和MgSO4;K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