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填序号)①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②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先验纯③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④在中和滴定的实验过程中,目光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⑤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在同一水平线上⑥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⑦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浓硝酸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2)在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2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同体积的空气(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均已略去).①常温下,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外拉动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同,将会看到U型管中液面a (升高、下降、不变);②如将注射器甲中的气体换成NH3,U型管中的CCl4换成水,仍在常温下,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里推动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推动的距离相同,将会看到U型管中液面a (升高、下降、不变).(3)下列仪器和装置,经过简单连接,可制备中学化学常见的多种不同的气体(暂不考虑尾气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 .(2)若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B→F”,可制备的气体为 .(3)若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C→D→G”,可制备的气体为 .(4)若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C→D→E”,则实验室制备该气体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填序号)
①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②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先验纯
③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一定要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④在中和滴定的实验过程中,目光应注视滴定管中液面的变化
⑤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与蒸馏烧瓶支管口在同一水平线上
⑥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⑦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加到浓硝酸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2)在常温、常压下,注射器甲中装有NO
2
气体,注射器乙中装有同体积的空气(如图所示,夹持仪器均已略去).
①常温下,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外拉动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同,将会看到U型管中液面a
(升高、下降、不变);
②如将注射器甲中的气体换成NH
3
,U型管中的CCl
4
换成水,仍在常温下,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里推动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推动的距离相同,将会看到U型管中液面a
(升高、下降、不变).
(3)下列仪器和装置,经过简单连接,可制备中学化学常见的多种不同的气体(暂不考虑尾气的吸收).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
.
(2)若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B→F”,可制备的气体为
.
(3)若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C→D→G”,可制备的气体为
.
(4)若用橡胶管连接了装置“C→D→E”,则实验室制备该气体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①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以防止污染环境,造成安全事故;
②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防止爆炸;
③根据胶头滴管使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特别要注意防止污染试剂;
④根据中和滴定注意事项;
⑤温度计在该装置中的位置与作用;
⑥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⑦由于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
(2)①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外拉动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同,U型管中两边气体的压强都减小,但NO
2
气体存在平衡:2NO
2
?N
2
O
4
,平衡逆向移动,压强又增大,a液面下降;
②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里推动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推动的距离相同,U型管中两边气体的压强都增大,但NH
3
存极易溶于水,压强减小,a液面上升;
(3)①根据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
②根据装置的特点以及气体不溶于水;
③根据装置的特点以及气体不与浓硫酸反应、密度比空气小;
③根据装置的特点以及气体不与浓硫酸反应、密度比空气大;
(1)①对化学实验剩余药品,大多是不可以放回原平的,但是极少数例外,如金属钠切下一小块后可放回原瓶,故①错误;
②可燃性气体点燃之前必须防止爆炸,所以要验纯,故②正确;
③为了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后再进一步污染试剂,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位于试管口上方垂直滴加,故③错误
④在中和滴定的实验过程中,目光应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故④错误;
⑤因温度计测量的是蒸汽的温度,故应放在支管口,如果把温度计放在支管口以下的地方,这时候的温度是比支管口的温度略低,往上即是比支管口的温度越高.我们所要收集的物质都有明确规定温度,所以略高或者是略低都不符合,故⑤正确;
⑥为防止液体污染,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⑥正确;
⑦稀释浓硫酸时,要考虑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放出的热足以使水沸腾,从而造成液滴飞溅,导致事故发生,所以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热量快速扩撒.故⑦正确;
故选:②⑤⑥⑦;
(2)①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外拉动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拉动的距离相同,U型管中两边气体的压强都减小,但NO
2
气体存在平衡:2NO
2
?N
2
O
4
,平衡逆向移动,压强又增大,a液面下降;故答案为:下降;
②打开两个止水夹后,同时向里推动两注射器的活塞,且推动的距离相同,U型管中两边气体的压强都增大,但NH
3
存极易溶于水,压强减小,a液面上升;故答案为:上升.
(3)①关闭A装置的止水夹和分液漏斗的旋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当少许水进入烧瓶后滴水停止,说明装置A不漏气,故答案为:关闭A装置的止水夹和分液漏斗的旋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的???塞,当少许水进入烧瓶后滴水停止,说明装置A不漏气,;
②装置的特点:液+液
气体,且气体不溶于水,所以气体为乙烯,故答案为:CH
2
=CH
2
;
③装置的特点:液+固
气体,且气体不与浓硫酸反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气体为氢气,故答案为:H
2
;
④装置的特点:液+固
气体,气体不与浓硫酸反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气体为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aCO
3
+2H
+
=Ca
2+
+CO
2
↑+H
2
O.
标签
必修1
人教版
解答题
高中
化学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相关试题
如图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制备、干燥气体的部分仪器装置.某学校同学利用中学常用试剂及仪器设计下列实验.(1)甲同学利用如图I装置制备并收集干燥的NO2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①图I中仪器B的名称: ;②收集NO2的方法 ;③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④将收集满NO2的集气瓶浸入冰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 (填“变深”、“不变”或“变浅”),使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说明颜色变化的原因 .(2)乙同学利用图Ⅰ装置制取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并且利用图Ⅱ装置验证氨的某些性质.A中加入浓氨水,B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C中加入碱石灰,E内放置催化剂(铂石棉),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 a→b→c→h.请完成下列问题:①实验中观察到E内有红棕色气体出现,证明氨气具有 性;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O+6H2O;2NO+O2=2NO2?
如图所示为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和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仪器装置可任意选用,必要时可重复选择.(1)实验室需要制备少量Cl2,可以选用装置 或 (填仪器编号),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或 MnCl2+Cl2↑+2H2O?
实验室中需要22.4l(标准状况)SO2气体.化学小组同学依据化学方程式Zn+2H2SO4(浓)ZnSO4+SO2↑+2H2O计算后,取65.0g锌粒与98%的浓H2SO4110mL充分反应锌全部溶解,对于制得的气体,有同学认为可能混有杂质.(1)化学小组所制得的气体中混有的主要杂质气体可能是 (填分子式).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加以说明)(2)为证实相关分析,化学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组装了如下装置,对所制取的气体进行探究.①装置B中加入的试剂 ,作用是 .②装置D加入的试剂 ,装置F加入的试剂 .③可证实一定量的锌粒和一定量的浓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某杂质气体的实验现象是 .④U型管G的作用为 .?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按要求填空:(1)利用B装置可制取的气体有 (任写两种即可).(2)A、C、E相连后的装置可用于制取Cl2并进行相关的性质实验.若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的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Ⅰ将氯气滴入品红溶液中 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粉Ⅱ向氯气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产生气泡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请你评价实验Ⅰ、Ⅱ的结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3)B、D、E装置相连后,在B中盛装浓硝酸和铜片(放在有孔塑料板上),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①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欲用D装置验证NO2与水的反应,其操作步骤为先关闭止水夹 ,再打开止水夹 ,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
多项式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
当x=1时,代数式的值为3,则代数式﹣2a﹣b﹣2的值为_________.?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填序号).正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形状应该是?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的发展趋势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
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化学史
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2.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单质和化合物
分散系、胶体、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混合物和纯净物
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重要性质
金属和非金属
纳米材料
溶液的含义
溶液的组成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概念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3.1 碳的多样性
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碳族元素简介
同素异形体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4.1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硅的用途
硅和二氧化硅
硅酸盐工业
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
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探究硅酸钠溶液的碱性、热稳定性
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无机非金属材料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