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止水夹夹住Ⅰ和Ⅱ间的胶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滴入几滴后就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2Al+6H+=2Al3++3H2↑:形成铜、铝、硫酸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平衡分液漏斗和锥形瓶内气压,便于硫酸滴下:消除硫酸滴入引起体积误差:
:d:不产生污染气体
解:(1)检验Ⅰ装置的气密性方法为:用止水夹夹住Ⅰ和Ⅱ间的胶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滴入几滴后就不再滴下说明气???性良好,
故答案为:用止水夹夹住Ⅰ和Ⅱ间的胶管,向分液漏斗中加水,然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水滴入几滴后就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2)装置Ⅰ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铜不与稀硫酸反应,但是铜、铝、硫酸原电池能够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2Al+6H+=2Al3++3H2↑;形成铜、铝、硫酸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3)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故答案为:平衡分液漏斗和锥形瓶内气压,便于硫酸滴下;消除硫酸滴入引起体积误差;
(4)反应消耗的铝的质量为:m(Al)=(m1-m2)g,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为:V1-V2,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mol,根据反应2Al+6H+=2Al3++3H2↑可知,n(Al)=n(H2)=mol×=mol,
则A的摩尔质量为:M(Al)==g/mol,
故答案为:g/mol;
(5)a.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够溶解铜和铝,但是反应中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容易污染环境,不是最佳试剂,故a错误;
b.稀硫酸不与铜发生反应,无法溶解铜,故b错误;
c.稀硝酸能够溶解铜铝合金,但反应中有一氧化氮气体生成,会造成环境污染,不是最佳试剂,故c错误;
d.硫酸铁溶液,铁离子与铝、铜都发生反应,能够溶解铜铝合金,且没有污染物生成,故d正确;
故答案为:d;不产生污染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