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广泛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发展力量。据此回答小题。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2.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已成长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这表明①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我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④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2010年3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委员时指出:新形势下,我们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广泛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集聚发展力量。据此回答小题。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我国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已成长为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一支生力军。这表明
      ①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我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③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④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公有制为主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但在不同行业和地区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正确;ABC错误。分析: 考点1:生产与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
      (一)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1.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经营体制:家庭承包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十六大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新观点:
      (1)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长期稳定;(2)发展规模经营;(3)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
      (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多样化:1、一切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2、这也是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决定的。3、只要符合‘三个有利于’,各种形式都可以利用。
      (三)我国现阶段的主要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的经济形式或组成部分)。
      注意一个易错的说法: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或重要经济形式。
      (四)我国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即所有制结构)
      1.这项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客观必要性。
      从根本上说是,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客观规律决定的,具体说来,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生产力整体水平还比较落后,发展也不平衡,生产力呈现多层次性)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一切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
      2.十六大提出了两个必须: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