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一:表一: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材料二:表二: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材料三:现在,大家对收入分配问题都比较关注。从人们所熟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六大报告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再到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深入,收入分配模式日趋成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表1和表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1、表2和材料三有什么联系?(8分)(2)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0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材料一:表一:2008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

      材料二:表二: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
      材料三:现在,大家对收入分配问题都比较关注。从人们所熟悉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六大报告的“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再到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国收入分配改革不断深入,收入分配模式日趋成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表1和表2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表1、表2和材料三有什么联系?(8分)

      (2)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10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