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析
(1)此问难度不大,属于送分题,考生需要注意题目要求我国用水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和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变化趋势,也就是3条曲线都要描述,通过图可以看出用水总量持续平稳上升,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先上升后下降,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在不断增长。
(2)此问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利用材料获取答案的能力,表格里的①要求回答红线,这是材料直接寻找答案,①对应的措施是达到节约用水的作用,所以是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控制红线;②是回答措施的影响,优先安排企业购买节水设备的贷款,并给予优惠,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鼓励企业购买节水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③是逆向思维,提措施,增收排污税,增加罚款可以使企业减少污水排放;综上②③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此问难度适中,属于经济生活中的“为什么”型题目,要注意审题,找出审题3个要素,此问理论限制比较宽广,考生可从内容限制中的“看不见的手”缩小知识范围;“看不见的手”指的是市场调节,本问就是考市场调节的弊端以及解决方法。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具有盲目行、自发性、滞后性等局限性,因此需要宏观调控,
题型限制:为什么
内容限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什么不能全靠“看不见的手”调节
理论限制:经济学常识
(4)此问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比较高,但是这种题目标准答案不唯一,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要注意审题,不能偏离理论限制,理论限制是公民,可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民主决策,等角度组织答案。
题型限制:提建议—怎么办
内容限制:节约和保护水资源
理论限制:公民
【考点定位】经济生活(市场调节)、政治生活(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