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2012年底,全国“三馆一站(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站)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政府这一举措引起社会民众广泛关注。实行“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文化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②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③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2012年底,全国“三馆一站(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站)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政府这一举措引起社会民众广泛关注。实行“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修养
③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④有利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试题解答
B
②③④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三馆一站免费开放,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化的熏陶,提高两个修养,推动我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故入选。①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是发展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故与消费没有关系,故排除。
标签
高二上册
沪教版
单选题
高二
政治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相关试题
材料一 美国通过好莱坞电影等大众文化产品大肆推销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法国为了保卫法兰西文化,非常重视在世界上传播法兰西文化;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建立文化发达国家“的战略构想,意图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文化基地。材料二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8分(2)当代中国应如何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8分)?
(2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阅读是使一个国家的文明进程推进加速的重要的手段。为提高国民阅读水平,国务院正着手制定《全民阅读条例》,将全民阅读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确定政府为促进全民阅读的责任主体。网友们纷纷发帖表达观点:网友甲:阅读是个人的权利,政府没必要参与,全民阅读主要靠民众的自觉自愿。网友乙:阅读关系国家发展,个人力量过于微弱,全民阅读主要责任在于政府。材料二 S市积极推进全民阅读,让阅读融入人们生活。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公共图书馆、社区书屋、农家书屋的支持力度;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技术,搭建全民在线阅读平台,做到现实和虚拟阅读空间的有机结合。通过全民阅读,广大市民在收获阅读乐趣的同时,提升了道德境界,促进了社会和谐。(1)结合材料一, 在甲、乙两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运用公民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进行评析。(12分)(2)结合材料二,分析S市推进全民阅读措施的文化生活依据。(11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 分)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丈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l) “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请从文化视角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随着网络出版物的火热和电子书的进一步普及,数字化阅读以其快捷、方便,互动及海量信息的优势,开创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近来,在豆瓣、百度贴吧等网站上,求书帖子屡见不鲜,在网友给出的推荐书目里,标题中带有“正能量”三个字的图书颇受青睐。但是,不少“正能量图书”内容质量堪忧,有的还涉嫌传播伪科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说:“跟风出版不但浪费出版资源、生产文化垃圾、侵害读者权益,而且还破坏读者的阅读兴趣,破坏出版界形象,需要有关部门认真抓一抓。”(2)读书介质的更新使读好书更重要。针对目前图书市场良莠不齐的现象,请从《经济生活》角度思考人们如何才能读到好书。 (12 分)?
2012年,网友提出“中国式过马路”一词,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于戏谑中表达了对目前我国交通秩序和交通文明现状的自嘲与质疑。提升国民交通文明素养应( )①发挥教育在传播文明中的作用②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③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文明风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多项式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
当x=1时,代数式的值为3,则代数式﹣2a﹣b﹣2的值为_________.?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填序号).正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形状应该是?
第一课 学习哲学 运用哲学
学习哲学 运用哲学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客观唯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朴素唯物主义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哲学的的功能和任务
哲学的内容
哲学的起源
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具体学科
哲学与时代精神
哲学与世界观
主观唯心主义
第二课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
认识世界 尊重实际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物质性原理
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意识的起源和生理基础
意识的指导作用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哲学的物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第三课 探索规律 实事求是
探索规律 实事求是
规律的含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哲学的运动概念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四课 把握联系 促进发展
把握联系 促进发展
发展的含义和实质
发展的普遍性
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内涵
联系的普遍性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系统优化方法
因果联系原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运动 变化 发展的关系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第五课 分析矛盾 辩证思维
分析矛盾 辩证思维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观原理
创新的社会作用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矛盾 联系 发展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
树立创新意识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第六课 注重实践 寻求真知
第六课 注重实践 寻求真知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的反复性 无限性和上升性
实践的含义和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影响认识的因素
真理的客观性 具体性 条件性
第七课 掌握理论 坚持真理
掌握理论 坚持真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认识活动的目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与理论的辩证关系
真理的含义及分类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相对性 绝对性及相互关系
第八课 探求价值 繁荣文化
探求价值 繁荣文化
传统文化的表现 特点和影响
创新与借鉴 融合的关系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发展大众文化
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集体主义价值观
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和价值观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
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教育的重要作用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生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时事政治
实现人生价值
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
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文化传播的途径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创新的途径
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的表现形式
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文化的作用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化交流的意义与途径
文化市场对生活的影响
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与经济 政治的关系
文化与综合国力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