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他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关系的?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他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量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展“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关系的?

      试题解答


      见解析
      该题考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规律,本题属于小角度试题,考生要立足该知识点的内容全面的进行分析,既要看到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的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同时又要看到人是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分析: 考点1:探究世界的本质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