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一: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材料二:近十几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提升,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材料三: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如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严重考验,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相同职能类型的城镇重复建设,同时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滞后。城镇化进程对资源消耗过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重。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产业与居住配套不合理,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建设无序,既浪费珍贵的土地资源,又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园区的生活配套功能缺少,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城镇化速度太快,新增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需要健全,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尚需改进等。这些矛盾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妨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悖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旨。因此,我国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城镇化道路。(1)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9分)(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城镇化建设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2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材料一: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材料二:近十几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每年1%以上的速度提升,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
      材料三: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如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大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严重考验,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相同职能类型的城镇重复建设,同时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滞后。城镇化进程对资源消耗过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重。城镇化速度与产业结构演进不协调、产业与居住配套不合理,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建设无序,既浪费珍贵的土地资源,又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园区的生活配套功能缺少,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城镇化速度太快,新增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需要健全,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尚需改进等。这些矛盾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妨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悖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主旨。因此,我国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9分)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城镇化建设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2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该题以我国城镇化建设为材料,分别从唯物论和辩证法两个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首先要明确原理的范围,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课本原理;其次,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和字眼,分析其中体现的原理;最后原理和材料内容对应回答,可以选择先答原理,再联系材料内容的方式回答,也可以采取先回答材料内容,再回答体现了什么原理的方式回答。(1)问中要体现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我国要走符合国情的道路”体现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矛盾需要正确认识、城镇化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着重回答的是方法论,故世界观的内容可以省略。城镇化实现全方位转变,体现联系的观点;存在诸多矛盾,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走具有创新精神的道路,体现辩证的否定观;既看到矛盾、困难,又要坚信前途光明,体现发展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