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8周年。中央文明委决定今年评选表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据此完成21——22题。21.随着“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全国的广泛深入开展,神州大地上掀起了“评选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热潮。 由此可见 21D22B A.价值观正确反映了客观存在B.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C.价值观对社会发展有导向作用D.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22.随着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深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提升公民道德素质。这一材料进一步说明 A.改造主观世界,就一定能改造好客观世界B.人们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认识和改造世界C.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规范是高尚的道德D.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对立的试题及答案-多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实施8周年。中央文明委决定今年评选表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据此完成21——22题。
21.随着“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在全国的广泛深入开展,神州大地上掀起了“评选模范、学习模范、争当模范”的热潮。 由此可见
21D22B
A.价值观正确反映了客观存在
B.价值观是正确的社会意识
C.价值观对社会发展有导向作用
D.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22.随着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的深入,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进而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提升公民道德素质。这一材料进一步说明
A.改造主观世界,就一定能改造好客观世界
B.人们在实践中才能真正认识和改造世界
C.在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规范是高尚的道德
D.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是对立的
试题解答
21.D.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一定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C项叙述正确,但与材料无关。
22.B.“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既是认识世界又是改造世界。
标签
必修4
人教版
多选题
高中
政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相关试题
“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C?
《光明日报》载文指出,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全面发展的社会要求全面发展的人,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过去我们往往把人的发展片面地置于社会发展之中,以为社会发展了,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据此完成1~2题。1.个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表现在 1.B2.C ①个人与社会相互区别,不能等同 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所有个人及集体努力的结果 ④个人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以为社会发展了,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这种观点 A.正确地表达了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B.只看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区别,没有看到二者的联系C.只看到了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没有看到二者的区别D.错误地认为个人活动与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的发展?
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人们的人才观念、就业观念、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说明?
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2年下半年召开。2011年以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多个省份陆续开展省市县乡的自下而上的党委换届工作。过程中全流程引人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机制,“晒信息”、“公推直选”、“差额选举”、“考德”成为党委换届的关键看点。党委换届选举的新举措有助于:①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②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巩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2013年3月5日,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纪念雷锋同志题词发表50周年之际,各地相继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系列活动。因此当前,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①与传统道德相承接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③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保持中华文化的优势,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材料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广泛收集民意和征求各党派意见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概括和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决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国家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材料二:2012年吉安市“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如何进一步加快吉安文化产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达成了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经营业、新闻传媒业、文化产品制造业,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庐陵文化底蕴的共识。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党治国理政的智慧和能力的?(2)假如你是政协委员,结合材料二谈谈在推动吉安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
在本学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爱家乡 建设家乡》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收集到的材料。材料一 黄山市城乡居民收入信息表 地域时间城 镇农 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率(%)人均纯收入(元)同比增长率(%)2009年140689.9570410.52010年1583412.6671617.72011年1866917.9795218.4注:截止2012年7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5.5%和17.9%。(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6分)请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材料中反映的问题。(9分)材料二 2012年黄山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农村五保供养补助标准、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标准、实施农民技能培训政策、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36项民生工程建设,其中涉及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达20多项。(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黄山市市委市政府为什么关注民生工程的建设。(12分)?
( 26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钢铁的产能和表现消费量注:依据行业标准,产能利用率低于80%即为产能过剩。材料二 作为钢铁产值全国第一的河北省,2012年,粗钢产量1.8亿吨,粗钢产能达到2.86亿吨,压减任务之大也是全国第一。河北省通过按照国家标准强制关停一批;实行差别水价、电价,严格土地、环保执法,提高落后钢铁产能的运行成本,发挥市场的倒逼机制,退出一批;通过建立健全补偿机制和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引导企业技改和转产,或者去海外发展;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扶优汰劣,削减劣质资源,整合优势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高成长性企业发展等措施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材料三 我国2013年《气候变化绿皮书》显示,25个省份被雾霾缠身,平均雾霾天数逼近30天,较同期偏多10.3天,创52年来之最。 2014 年地方两会纷纷把环境治理列为关注焦点,多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雾霾或PM2.5治理的提案和议案,要求政府“大手笔投责、硬手段惩治”,投入巨资加快环保设施建设和区城污染“联防联控”,切实维护群众生命安全。在两会的重视下,不少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PM10 等下降幅度,甚至空气质量合格天数。(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我国如何破解钢铁产能过剩困境。(14分)(2)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两会重视环境治理的依据。(12分)?
在当前传统汽车行业景气持续低迷、美国三大汽车巨头濒临破产的困境中,新能源汽车或许是行业走出低谷的一大机会。“新能源汽车是危中之机”。新能源 汽车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绿色消费。在节能减排问题上,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职责。结合材料,依照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完成下表。(18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的的功能和任务
哲学的内容
哲学的起源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与世界观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规律的含义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物质性原理
物质的唯一特性 根本属性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现象与本质的联系
一切从实际出发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哲学的物质概念
哲学的运动概念
自然界的物质性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联系的多样性 条件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内涵
联系的普遍性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系统优化方法
因果联系原理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目的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