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92~2013年G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项 目1992年2008年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447 3679662163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17.95769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0.61.82.9市场化程度(%)26.07779.8注:按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市场化程度在15%—30%为弱市场经济,30%-65%的叫转轨期市场经济,65%—80%叫相对成熟市场经济。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材料二 G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为市场简政放权,在深处着力,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1)请对材料一描述的经济现象做出简要判断。 (4分)(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制度原因。(12分)(3)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如何正确处理“看不见的手”与“看的见的手”的关系。(9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2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2~2013年G省经济发展若干指标
      项 目1992年2008年2013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447 3679662163
      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17.95769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0.61.82.9
      市场化程度(%)26.07779.8
      注:按市场发展阶段划分,市场化程度在15%—30%为弱市场经济,30%-65%的叫转轨期市场经济,65%—80%叫相对成熟市场经济。目前,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一般在85%以上。
      材料二 G省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一步为市场简政放权,在深处着力,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的见的手”,不断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
      (1)请对材料一描述的经济现象做出简要判断。 (4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制度原因。(12分)
      (3)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结合材料二,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如何正确处理“看不见的手”与“看的见的手”的关系。(9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考生在回答本题时,要分成两步走。首先要对上述图表所反映的信息进行简单地概括。按照图表题解读三步走的原则可以读出1992~2013年,G省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信息。其次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从作出以下判断“G省已经进入相对成熟市场经济阶段,但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的判断。
      (2)对于材料中的“非公有制经济对GDP贡献率不断增长”我们可以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完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其次对于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的不断增长,我们可以从坚持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了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的角度分析说明;对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我们可以从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相结合,调动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
      (3)本小题有两小问,考生首先从哲学的角度回答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考生在解答第二问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设问的指向是分析如何正确处理“看不见的手”与“看的见的手”的关系。考生可以首先可以从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角度分析说明市场和宏观调控是对立统一的;其次说明“看不见的手”与“看的见的手”是如何对立的;再次说明“看不见的手”与“看的见的手”是如何统一的;最后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二者的统一。

    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