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北京学优高考网高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第八届中国花博会在江苏常州举行,展会以“幸福像花儿一样”为主题,更快地推动花卉产业发展,更好地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由此可见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反垄断法》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目前,我国行业垄断已经逐步打破,如电信企业已彻底改变了中国电信一家独大的局面;中国民航分为六大集团公司并与民航总局脱钩。打破行业垄断有利于
      A.企业公平竞争,增强竞争能力
      B.更好地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C.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D.市场价格公开、公正,使消费者得到实惠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若函数f(x)=a|x-b|+2在[0,+∞]上为增函数,则实数a、b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并且当x∈(0,+∞)时,f(x)=2x,那么,f(-1)=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山海经》中追日的“夸父”,《淮南子》中射日的“后羿”,《西游记》中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和《聊斋志异》中的一个个善良的“狐仙”,这些虚构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其“原型”。这是因为         
      ①意识本质上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能够在反映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幻想的世界
      ③观念中的矛盾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不具有同一性
      ④观念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据一项调查显示,1913年江苏某地300多名中小学生崇拜的人物依次为:孔子、孟子、孙中山、颜渊、诸葛亮、范仲淹、岳飞、王阳明、黎元洪、华盛顿。对此比较全面的理解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其学堂之法,约有五要: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张之洞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之时所系统阐发的“中体西用”论,其初衷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抵制维新变法,但其“中体西用”论却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两重性,即在为维护封建旧学张本(指事先为事态的发展作好布置)的同时,也为西学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简单地全部否定“中体西用”论是不公允的。
      ——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的观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主持撰述《劝学篇》的社会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价19世纪末张之洞“中体西用”论的影响。(9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世纪美洲白银产量与流向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 19C中外贸易货值表
      年份
      进口
      出口
      出\入超
      1871—1874
      66 1 05 041
      71 484 090
      (出)4 379 049
      1887—1889
      112 643 649
      91 736 369
      (入) 20 907 280
      1892—1894
      149 522 309
      115 773 453
      (入) 33 748 856
      ——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西方经济最初在亚洲经济列车上买了一个三等厢座位,然后包租了整整一个车厢,只是到了19世纪才设法取代了亚洲在火车头的位置,名副其实贫穷可怜的欧洲人怎么买得起亚洲经济列车上哪怕是三等车厢的车票呢?欧洲人想法找到了钱,或者是偷窃,或者是勒索,或者是挣到了钱。
      ——(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一中①②两个环节贵金属和商品的流动状况,分析环节①对欧洲社会的主要影响和环节②中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10分)
      (2)概括材料二中国贸易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阶段中国和欧洲之间贵金属和商品的流动情况。(10分)
      (3)指出材料三对亚欧经济地位变化的认识。(6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2014北京学优高考网高考试题库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