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安徽高考试题库生物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Parents should stop blaming themselves because there’s not a lot they can do about it. I mean the teenager problem. Whatever you do or however you choose to deal with it, at certain times a wonderful, reasonable and helpful child will turn into a terrible animal. B.are too busy to look after them D.Parents are at fault for the change in their children.
      答案解析
      类型: 阅读理解     难度系数:
    •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材料二 1999~2011年世界有机农业用地发展情况

      材料三 吉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但有机农业发展缓慢。
      (1)依据材料二分析,世界有机农业用地发展特点。(10分)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请你为吉林省农民设计一种有机农业合理的实施方案。(12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利用静电除尘器可以消除空气中的粉尘.静电除尘器由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组成,A和B分别接到高压电源正极和负极,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A、B之间有很强的电场,距B越近,场强          (填:“越大”或“越小”).B附近的气体分子被电离成为电子和正离子,粉尘吸附电子后被吸附到          (填“A”或“B”)上,最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入下面的漏斗中.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某发电厂通过远距离向某学校输电,输送的电功率为P,从发电厂至学校的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当输电线的电阻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答案解析
      类型: 多选题     难度系数:
    • 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物体的受力情况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小车拖着纸带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的记数点的时间间隔是0.10s,标出的数据单位是          cm,则打点计时器在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          m/s.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若在第1s内的位移为6m,停止运动前的最后1s内位移为2m,则:
      (1)汽车在做减速运动的初速度为多少?
      (2)从开始减速运动起5s内的位移是多少?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其学堂之法,约有五要: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张之洞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之时所系统阐发的“中体西用”论,其初衷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抵制维新变法,但其“中体西用”论却具有兴西学和保中学的两重性,即在为维护封建旧学张本(指事先为事态的发展作好布置)的同时,也为西学的传播起了促进作用,简单地全部否定“中体西用”论是不公允的。
      ——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张之洞的观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之洞主持撰述《劝学篇》的社会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价19世纪末张之洞“中体西用”论的影响。(9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2011安徽高考试题库生物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