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广东学优网高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对人民负责 ,工作的基本原则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12分)世界总是在动荡中前行的。受埃及、突尼斯影响,利比亚、叙利亚、伊朗等北非和中东多国近来政局动荡,引发大规模暴动和骚乱。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腐败、经济衰退、民族矛盾、宗教问题、美国重塑中东亲美阵营等。
      就北非、中东内乱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谈谈这对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2011?河北模拟)[物理--选修3-4]一简谐机械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1=0、t2=1.0s时刻该波的波形曲线分别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a、b为该机械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a=2.0m、xb=8.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机械波的周期一定等于8s
      B.该机械波的波速一定等于1.0m/s
      C.t
      2=1.0s时a与b的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t
      2=1.0s时a与b的加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在一个锥体中,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若这个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3,则锥体被截面所分成的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为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促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前期,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在此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有田则有租(田租),有家则有调(纳绢布等),有身则有庸(每丁每年服力役二旬,若不服役则纳布帛等代替)”。庸和调在整个国家财政中占据重要地位。唐中期以后,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百姓举家逃亡,规避赋税,被称为“客户”。
      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开支所需为总额,所谓“量出以制入”。所有民户在现居地登记,根据财产情况定户等,按户等高低交纳赋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分夏秋两季征收,“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结果“赋不加敛而增入,版籍不造而得其虚实,贪吏不诚而奸无所取,自是轻重之权,始归于朝廷”。每户负担并未增加,但国家财政总收入增加,对户口的掌握也更为准确,“天下便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两税法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税法与唐前期的赋役制度相比有哪些积极作用。(9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写道:“我们若非专凭自己的时代判断,来吞并历史判断,我们应该承认皇位世袭,是中国以往政治条件上一种不得已或说一种自然的办法。”对钱穆此观点理解不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2013广东学优网高考试题库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