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广东高考试题库下载版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就是要像广大航天工作者那样,面对科技高峰不畏难,面对尖端技术敢攻关,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争创一流,争创卓越,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这说明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某国按照联邦宪法的规定进行了大选,A党及其盟党赢得了议院245个席位,成为议会中的多数党,并由A党及其盟党共同执政组成联合政府。由此可见该国实行的是         
      ①总统制共和制
      ②议会制共和制
      ③两党制
      ④多党制
      ⑤单一制
      ⑥复合制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阿伏加德罗常数NA等于(  )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如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a、b表示有机小分子物质,A、B、x代表有机大分子物质,虚线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小分子b的结构通式可表示为

      (2)B可分为B
      1、B2、B3等多种,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由于  ;从A分析是因为  。B2在催化生物体内的生化反应时所具有的特性是   
      (3) A分子中控制B
      3合成的有关片段在人体的肝细胞中是否存在?  。原因是 
      (4)B
      3是由574个氨基酸,4条肽链组成的,在形成1分子B3的过程中,共脱去  个水分子。
      (5)某蛋白质由51个氨基酸组成,如果用肽酶将其分解成1个二肽、2个五肽、3个六肽、3个七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肽键总数、分解成这些小分子肽所需水分子总数依次是
       

      (6)19世纪,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科学家试图通过研碎胰腺的方法来获得其中的胰岛素,但都没有获得成功,后来有科学家通过结扎胰管让胰腺退化然后单独研碎胰岛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其中的胰岛素。分析失败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8分)为探究人体内环境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及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 。此外,还必须以 作实验用具。
      (2)实验步骤
      ①设置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 ,再依次滴入等量 ,测量pH并记录填表。
      ③对B组 。
      (3)结果预测
      A组: 。
      B组: 。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以下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制度(局部)内容的比照。两者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内容
      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李智慧《列强侵华史》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
      阶段民族工业状态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短暂春天列强放松侵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萧条列强卷土重来
      抗战时期遭摧残日本的经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美国商品的涌入
      材料三 《孙中山伟大的历史贡献》一文中写道:在一个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即当国家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
      (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这一观点。
      (2)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规律性问题?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的观点。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探索用“广东精神”的形式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基因,更好地推动广东的科学发展,2011年11月,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等单位向全社会开展提炼“广东精神”内涵的征集活动,得到广大读者和网民的热烈响应。经过广泛征集和专家讨论,普遍认为三字组合的表述方式比较新颖独特,于2012年1月提出四组候选方案(①先天下、纳百川、重实干;②先天下、纳百川、乐善实、重实干;③先天下、纳百川、讲诚信、重实干;④先天下、纳百川、讲契约、重实干),面向社会开展“广东精神”表述语最终征集讨论。
      材料二:以“先天下、纳百川、重实干……”为内容的“广东精神”脱胎于两千年南粤风韵,历经硝烟战火的萃取,改革浪潮的洗礼,是推动广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强大力量。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积极提炼和践行“广东精神”?(11分)
      (2)在广东开展文化强省和文化大省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文化建设应该由政府主导,也有人认为文化建设应该由市场主导,你同意哪种观点?说明理由。(9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2011广东高考试题库下载版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