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填空题(12分)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 要 思 想 儒家 墨家 法家 道家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填空题(12分)
学派
代表人物
代表作
主 要 思 想
儒家
墨家
法家
道家
试题解答
见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内容,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孔子,代表作有《论语》,主要思想是仁和礼;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代表作品有《墨子》,其主要思想有兼爱、非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子,其代表作品有《韩非子》,主要思想强调中央集权;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代表作品有《道德经》,主要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标签
七年级上册
川教版
解答题
初一
历史
青铜器
相关试题
材料一:古时候洪水泛滥成灾,百姓过着悲惨的生活,他带领人们用疏导的办法治理洪水。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让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材料二:他和儿子一起,带领人民化害为利,在岷江流域修建了大型的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两位水利专家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时代7(8分)(2)材料二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指的是什么?(2分)(3)两位治水专家有哪些宝贵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4分)?
(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赞”(选贤举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这一史实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3)材料三“兼爱”“非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4分)(4)根据材料四,请写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2分)?
中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历朝历代均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1)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命脉。请举例说明我国古代的重要水利建设成就。(一例即可,2分)(2)技术的改进是推动生产发展的重要动力。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哪一耕作技术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2分)(3)西汉时期,我国开始种植很多新的农作物,如葡萄、胡桃等。它们是经哪条道路传入内地的?(2分)(4)古人还非常善于总结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一部农书?(2分)该书具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2分)(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答出1点给2分)(6)当前我国政府也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对此你可以提哪一些宝贵的建议?(一点即可,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1)以上材料是谁说的话?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2)他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哪些主要贡献?(2分)(3)以上材料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2分)?
多项式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
当x=1时,代数式的值为3,则代数式﹣2a﹣b﹣2的值为_________.?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填序号).正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形状应该是?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夏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