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材料,根据内容进行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〇”。1.经济危机使德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二战从全面爆发到战争结束历时6年。 3.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亚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5.法西斯集团中,德国先于日本投降。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根据内容进行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〇”。 
      1.经济危机使德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2.二战从全面爆发到战争结束历时6年。
       
      3.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亚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4.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5.法西斯集团中,德国先于日本投降。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上述三个材料和图片均未涉及经济危机。
      2.二战开始爆发于1939(材料一)年至1945年结束(材料三)历时6年。
      3.德国是欧洲国家,195年5月日本法西斯还在垂死挣扎,亚洲反法西斯战争尚未结束。
      4.根据所学知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但上述三个材料都没有提到这场战役。
      5.材料二指明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材料三指明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因此法西斯集团中德国先于日本投降。分析: 考点1: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轴心国( 及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经济上,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条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由于希特勒的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经济再度超过了英法;意大利在一战后经济衰落;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同时,美英等国禁止向日本输送石油战略物资,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政治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法、美继续坚持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这是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