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6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
      材料二 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6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商鞅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是在他对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认识的基础上来采取措施的,要从商鞅重农抑商;王安石则从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方面考虑。
      (2)解答此题主要根据所学知识从两次变法的结果来进行对比。两次变法相同点是一定程度上都遭到顽固派反对,但都取得成效。异:最终结果不同。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下台而废除,最终失败了。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