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烟气中言有CO2、CO、SO2等物质,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对烟气中CO2、CO、SO2等物质进行回收利用意义重大.(1)“湿式吸收法”利用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2发生反应从而脱硫,其中“钠碱法”用NaOH溶液作吸收剂,向100mL0.2mol?L-1的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0.448LSO2气体,反应后测得溶液pH<7.则溶液中下列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c(HSO3-)>c(SO32-)>c(H2SO3)b.c(Na+)>c(HSO3-)>c(H+)>c(SO32-)c.c(Na+)+c(H+)=c(HSO3-)+c(SO32-)+c(OH-)(2)CO2是一种温室气体,人类活动产生的CO2长期积累,威胁到生态环境,其减排问题受到全世界关注.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2CO3溶液吸收CO2,得溶液X,再利用电解法使K2CO3溶液再生,其装置示意图如下:①在阳极区发生的反应包括 和H++HCO3-=CO2↑+H2O.②简述CO32-在阴极区再生的原理 .(3)再生装置中产生的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等产物,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合成甲醇.已知:25℃,101kP下:H2(g)+12O2(g)=H2O(g)△H1=-242kJ/mol CH3OH(g)+32O2(g)=CO2(g)+2H2O(g)△H2=-676kJ/mol写出CO2和H2生成气态甲醇等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 .(4)已知反应:CO(g)+H2O(g)?H2(g)+CO2(g);△H=-41.2kJ/mol.生成的CO2与H2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时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可制得CH4.①850℃时在一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g),CO和H2O(g)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最终会放出49.44kJ热量B.第4min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可判断已达到化学平衡C.第6min时,若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会增大D.第8min时,若充入CO,会导致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E.0~4min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0mol/(L?min)②熔融盐燃科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以CH4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负极反应式为 .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则A物质的化学式是 .试题及答案-填空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烟气中言有CO
2
、CO、SO
2
等物质,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对烟气中CO
2
、CO、SO
2
等物质进行回收利用意义重大.
(1)“湿式吸收法”利用吸收剂与烟气中的SO
2
发生反应从而脱硫,其中“钠碱法”用NaOH溶液作吸收剂,向100mL0.2mol?L
-1
的NaOH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0.448LSO
2
气体,反应后测得溶液pH<7.则溶液中下列各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c(HSO
3
-
)>c(SO
3
2-
)>c(H
2
SO
3
)
b.c(Na
+
)>c(HSO
3
-
)>c(H
+
)>c(SO
3
2-
)
c.c(Na
+
)+c(H
+
)=c(HSO
3
-
)+c(SO
3
2-
)+c(OH
-
)
(2)CO
2
是一种温室气体,人类活动产生的CO
2
长期积累,威胁到生态环境,其减排问题受到全世界关注.工业上常用高浓度的K
2
CO
3
溶液吸收CO
2
,得溶液X,再利用电解法使K
2
CO
3
溶液再生,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在阳极区发生的反应包括
和H
+
+HCO
3
-
=CO
2
↑+H
2
O.
②简述CO
3
2-
在阴极区再生的原理
.
(3)再生装置中产生的CO
2
和H
2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等产物,工业上利用该反应合成甲醇.已知:25℃,101kP下:H
2
(g)+
1
2
O
2
(g)=H
2
O(g)△H
1
=-242kJ/mol CH
3
OH(g)+
3
2
O
2
(g)=CO
2
(g)+2H
2
O(g)△H
2
=-676kJ/mol
写出CO
2
和H
2
生成气态甲醇等产物的热化学方程式
.
(4)已知反应:CO(g)+H
2
O(g)?H
2
(g)+CO
2
(g);△H=-41.2kJ/mol.生成的CO
2
与H
2
以不同的体积比混合时在合适的条件下反应可制得CH
4
.
①850℃时在一体积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
2
O(g),CO和H
2
O(g)浓度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最终会放出49.44kJ热量
B.第4min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可判断已达到化学平衡
C.第6min时,若升高温度,反应平衡常数会增大
D.第8min时,若充入CO,会导致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E.0~4min时,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0mol/(L?min)
②熔融盐燃科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以CH
4
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稀土金属材料为电极.负极反应式为
.为了使该燃料电池长时间稳定运行,电池的电解质组成应保持稳定,为此电池工作时必须有部分A物质参加循环,则A物质的化学式是
.
试题解答
a、b:
4OH
-
-4e
-
═2H
2
O+O
2
↑
:
HCO
3
-
存在电离平衡:HCO
3
-
?H
+
+CO
3
2-
,阴极H
+
放电浓度减小,平衡右移,CO
3
2-
再生;阴极H
+
放电OH
-
浓度增大,OH
-
与HCO
3
-
反应生成CO
3
2-
,CO
3
2-
再生
:
CO
2
(g)+3H
2
(g)═CH
3
OH(g)+H
2
O(g)△H=-50 kJ/mol
:ADE:
CH
4
-8e
-
+4CO
3
2-
═5CO
2
+2H
2
O
:
CO
2
【解答】解:(1)n(SO
2
)=
0.448L
22.4L/mol
=0.02mol,n(NaOH)=0.1L×0.2mol/L=0.02mol,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
+NaOH=NaHSO
3
,
a、亚硫酸是弱酸,反应后测得溶液pH<7,NaHSO
3
溶液呈酸性,说明HSO
3
-
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即c(SO
3
2-
)>c(H
2
SO
3
),NaHSO
3
溶液是盐溶液,电离出钠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HSO
3
-
电离和水解程度相对于亚硫酸钠的电离都比较小,所以c(HSO
3
-
)>c(SO
3
2-
)>c(H
2
SO
3
),故a正确;
b、NaHSO
3
溶液是盐溶液,电离出钠离子和亚硫酸氢根离子,因HSO
3
-
电离和水解,所以c(Na
+
)>c(HSO
3
-
),NaHSO
3
溶液pH<7,所以c(H
+
)>c(SO
3
2-
),故
b正确;
c、溶液中一定存在电荷守恒,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c(Na
+
)+c(H
+
)=c(HSO
3
-
)+2c(SO
3
2-
)+c(OH
-
),故c错误;
故答案为:a、b;
(2)①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氧气和水,电极反应式为4OH
-
-4e
-
═2H
2
O+O
2
↑,故答案为:4OH
-
-4e
-
═2H
2
O+O
2
↑;
②HCO
3
-
存在电离平衡:HCO
3
-
?H
+
+CO
3
2-
,阴极H
+
放电浓度减小平衡右移,CO
3
2-
再生;阴极H
+
放电OH
-
浓度增大,OH
-
与HCO
3
-
反应生成CO
3
2-
,CO
3
2-
再生,
故答案为:HCO
3
-
存在电离平衡:HCO
3
-
?H
+
+CO
3
2-
,阴极H
+
放电浓度减小,平衡右移,CO
3
2-
再生;阴极H
+
放电OH
-
浓度增大,OH
-
与HCO
3
-
反应生成CO
3
2-
,CO
3
2-
再生;
(3)H
2
(g)+
1
2
O
2
(g)═H
2
O(g)△H
1
=-242kJ/mol①
CH
3
OH(g)+
3
2
O
2
(g)═CO
2
(g)+2H
2
O(g)△H
2
=-676kJ/mol②
将方程式3①-②得CO
2
(g)+3H
2
(g)═CH
3
OH(g)+H
2
O(g)△H=3×(-242kJ/mol)-(-676kJ/mol)=-50 kJ/mol,
故答案为:CO
2
(g)+3H
2
(g)═CH
3
OH(g)+H
2
O(g)△H=-50 kJ/mol;
(4)①A.1.2mol水蒸气参加反应,通常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41.2kJ/mol×1.2mol=49.44kJ,故A正确;
B.由图可知4min时到达平衡,随反应进行,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不变,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所以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故B错误;
C.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C错误;
D.第8min时,若充入CO,反应物浓度增大,会导致v
(正)
>v
(逆)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D正确;
E.0~4min时,CO的浓度变化为0.20mol/L-0.08mol/L=0.12mol/L,C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12mol/L
4min
=0.030mol/(L?min),故E正确;
故答案为:ADE;
②燃料电池中,甲烷在负极失电子,该电池的电解质环境是熔融碳酸盐,所以电极反应为CH
4
-8e
-
+4CO
3
2-
═5CO
2
+2H
2
O,
电池是以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二氧化碳(CO
2
),
故答案为:CH
4
-8e
-
+4CO
3
2-
═5CO
2
+2H
2
O;CO
2
.
标签
必修2
人教版
填空题
高中
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相关试题
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1)传统上该转化通过如图1所示的催化循环实现.其中,反应①为:2HCl(g)+CuO(s)?H2O(g)+CuCl2(s)△H1,反应②生成1molCl2(g)的反应热为△H2,则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热用△H1和△H2表示).(2)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①实验测得在一定压强下,总反应的HCl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αHCl~T曲线如图2,则总反应的△H 0(填“>”、“=”或“<”);A、B两点的平衡常数K(A)与K(B)中较大的是 . ②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α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 . ③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αHCl的有 . A.增大n(HCl) B.增大n(O2) C.使用更好的催化剂 D.移去H2O(3)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n(Cl2)的数据如下:t/min 0 2.0 4.0 6.0 8.0 n(Cl2)/10-3mol 0 1.8 3.7 5.4 7.2 计算2.0~6.0min内以HCl的物质的量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以mol?min-1为单位,写出计算过程).(4)Cl2用途广泛,写出用Cl2制备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012秋?和平区校级月考)J、L、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1所示;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1)M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middle"> ;元素T在周期表中位于第 族.(2)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6个原子,其结构简式为 .(3)M和T形成的化合物在潮湿的空气中冒白色烟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L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甲的水溶液显碱性.①在微电子工业中,甲的水溶液可作刻蚀剂H2O2 的清除剂,所发生反应的产物不污染环境,其化学方程式为 .②一定条件下,甲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分解反应(△H>0)并达平衡后,仅改变下表中反应条件x,该平衡体系中随x递增y递减的是 (选填序号).选项 a b c d x 温度 温度 加入H2的物质的量 加入甲的物质的量 y 甲的物质的量 平衡常数K 甲的转化率 生成物物质的量总和 ③L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 向含4mol 该酸的稀溶液中,逐渐加入Fe粉至过量.假设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请在如图2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n(Fe2+)随n(Fe)变化的示意图,并标出n(Fe2+)的最大值.(5)由J、R形成的液态化合物JR2 0.2mol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两种气态氧化物,298K时放出热量215kJ.JR2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2(l)+3O2(g)=CO2(g)+2SO2(g)△H=-1075kJ/mol .?
(2015春?天元区校级月考)镁是海水中含量较多的金属,镁合金及其镁的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1)“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的装置如图1所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2)Mg2Ni是一种储氢合金,已知:Mg(s)+H2(g)=MgH2(s)△H1=-74.5kJ?mol-1Mg2Ni(s)+2H2(g)=Mg2NiH4(s)△H2=-64.4kJ?mol-1Mg2Ni(s)+2MgH2(s)=2Mg(s)+Mg2NiH4(s)的△H3= .(3)一种用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制备金属镁工艺的关键流程如图2:(1)①为探究MgCl2?6H2O“一段脱水”的合理温度范围,某科研小组将MgCl2?6H2O在不同温度下分解,测得残留固体物质的X-射线衍射谱图如下图所示(X-射线衍射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测得E中Mg元素质量分数为60.0%,则E的化学式为 .②若电解时电解槽中有水分,则生成的MgOHCl与阴极产生的Mg反应,使阴极表面产生MgO钝化膜,降低电解效率.生成MgO的化学方程式为 .(4)储氢材料Mg(AlH4)2在110-200°C的反应为:Mg(AlH4)2=MgH2+2A1+3H2↑,每生成27gA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2012春?青羊区校级期中)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AgNO3的水溶液呈 (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在配制AgNO3的溶液时,常将AgNO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硝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其中加入硝酸目的是 .(2)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3)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 .(4)某温度下(Kw=10-13),SnCl2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0-4mol?L-1,则该溶液的pH为 .(5)已知:2H2S(g)+O2(g)=2S(s)+2H2O(l)△H=-akJ/mol;2H2S(g)+3O2(g)=2SO2(g)+2H2O(l)△H=-bkJ/mol则H2S与SO2气体混合生成固体硫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代表燃烧热的是( )?
在298K、101kPa时,已知:H2O(g)═H2O(l);△H1=a kJ/molC2H5OH(g)═C2H5OH(l);△H2=b 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H3=c kJ/mol能正确表示酒精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是( )?
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若向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并将上述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分别记为Ql、Q2、Q3.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2014春?越城区校级期中)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现在探索的新能源有 ①核能 ②柴草 ③煤炭 ④太阳能 ⑤氢能 ⑥液化石油气⑦水煤气 ⑧天然气.?
氢气是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的最理想的途径是?
第1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1.1 原子结构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核电荷数
核素
化学史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同素异形体
同位素及其应用
元素
原子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原子序数
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2.1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电子式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含有氢键的物质
化学键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离子键的形成
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第3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3.1 认识有机化合物
甲烷的化学性质
甲烷的取代反应
甲烷的性质实验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烷烃及其命名
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