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析
(1)稀释浓硫酸时要防止酸液飞溅,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有苯酚生成,溶液变浑浊,氯化氢易溶于水中,产生喷泉,洗气瓶中的气体应长进短出;
(2)形成喷泉应使烧瓶内压强减小,气体溶于水或与溶液反应;
(3)该装置在不加热条件下反应,且反应物为不溶于水的固体;
(4)注意二氧化碳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硅和氧化铝都能与强碱反应.
(1)A、浓硫酸溶于水放热,具有腐蚀性,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A正确;
B、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有苯酚生成,溶液变浑浊,可用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强,故B正确;
C、氯化氢易溶于水中,产生喷泉,故C正确;
D、洗气瓶中的气体应长进短出,否则会将液体排出,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2)A、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形成喷泉,故A错误;
B、氨气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易形成喷泉,故B正确;
C、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铜,反应后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C正确;
D、氯化氢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反应后烧瓶内压强减小,能形成喷泉,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3)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需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本实验没有加热,故A错误;
B、锌粒不溶于水,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符合实验操作要求,故B正确;
C、碳酸钠溶于水,不符合实验要求,不能控制反应,故C错误;
D、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的硫酸钙,使反应难以顺利进行,不符合实验要求,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4)二氧化碳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硅和氧化铝都能与强碱反应,不能用来分离物质,正确的为①③,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同,可利用重结晶法分离,生石灰与水反应 生成难挥发的氢氧化钙,蒸馏可得到纯净的乙醇,
故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