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四川高考试题库 英语语法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答案解析
      类型: 判断题     难度系数:
    •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辩证法的总特征。
      答案解析
      类型: 判断题     难度系数:
    • 2013年4月3日,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及其阿尔法磁谱仪项目团队宣布的成果,让人类在认识暗物质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实验成果提出,高能的正电子不是来自空间某个特定的方向,这些特性表明了新物理现象的论据。这次研究成果在丁肇中看来是朝着人类认识暗物质方向前进的重要一步,但不是最终答案。“我们需要更多的统计量来研究,目前的结果是基于预期收集总数据量的约十分之一的数据。”这一新进展再次佐证了         
      ①立足于实践,思维与存在可以实现统一
      ②科学思维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实践的客观物质性限制了认识发展的可能性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14分)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并顺应国际传播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对象国资源,充分考虑其文化传统、消费习惯、审美标准,推出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对外文化传播过程中是如何处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6分)
      (2)据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能量守恒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也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小到原子世界,大到宇宙天体,只要有能的变化,无论是什么变化,都遵循它.此定律的内容是: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一唱片公司欲知唱片费用x(十万元)与唱片销售量Y(千张)之间的关系,从其所发行的唱片中随机抽选了10张,得如下的资料:=28,=303.4,=75,=598.5,=237,则y与x的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为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2009?南通一模)(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扩散运动向着更为无序的方向进行,是可逆过程
      B.物体的内能取决于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
      C.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液晶对不同颜色光的吸收强度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p
      1、V1)开始做等温膨胀,状态变化如图1中实线所示.若该部分气体从状态(p1、V1)开始做绝热膨胀至体积V2,则对应的状态变化图线可能是图中          虚线(选填图中虚线代号).
      (3)如图2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用不导热的活塞封闭在内壁光滑的绝热气缸内,气缸竖直放置,缸内安装一电热丝,活塞质量m,横截面积S,外界大气压强p
      0,重力加速度g.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将电热丝通电给气体缓慢加热,测得电热丝两端电压为U,通过的电流为I.经过时间t,活塞缓慢向上移动距离L0.求:
      ①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②气体内能的增量.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19世纪中期,俄国在欧洲的地位已远远不如1815年和1848年时那样突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2014四川高考试题库 英语语法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