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山东2016高考试题库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我国国有银行经营的主体业务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下列有关传感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项目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已知logab=logba,(a>0,b>0且a≠1,b≠1),求证:a=b或a=
      1
      b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欲将t
      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加溶剂(或加水) 降温 (3)120 (4)Ⅳ
      (3)t
      2℃时将50g a物质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质量是          g;
      (4)t
      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1℃,所得三种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填序号)。
      Ⅰ.b>a=c Ⅱ.a=b>c
      Ⅲ.b>a>c Ⅳ.c>b>a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26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1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6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6分)
      官吏制度是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
      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注】①醮,jiào,古时称妇女出嫁。②烝烝,zhēng,淳厚。③谯周:人名。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刘氏,躬自抚养躬:亲自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改变
      C.齐桓得管仲而霸霸:称霸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疾:疾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全部能够表现李密敦厚和孝顺的一项是( )
      ①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 ②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
      ③有暇则讲学忘疲 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
      ⑤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⑥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
      A.①③⑤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④⑥
      【小题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李密与张华的对话,表现出李密对忠贤兴国、奸佞误国的认识极其深刻。
      B.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没有接受官职。
      C.李密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很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皇上的赏识,未能调回京城任职,因此心怀怨恨。
      D.李密在祖母刘氏过世后,应征太子洗马,实现他在《陈情表》中所说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诺言。
      【小题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3分)。
      (1)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3分)
      ___
      (2)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5分)
      ___ __
      (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5分)
      ___
      答案解析
      类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

    2012山东2016高考试题库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