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商 | 商周 | 西周晚期 | 战国 | 秦 |
文字 | 甲骨文 | 金文 | 大篆 | 篆书 | 小篆 |
书写工具 | 龟甲、兽骨 | 青铜器 | 竹、帛 | 竹、帛 | 竹、帛 |
思想学派 | 代表人物 | 主 要 思 想 主 张 | 备 注 | |
儒家 | 孔子 | 政治思想 | “仁”是核心,“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 创始人 |
教育贡献 | 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诚实谦虚,温故知新, | |||
文化成就 | 《论语》(弟子整理),编纂《春秋》 | |||
历史地位 | 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
孟子 | 提出“春秋无义战”,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维护生态平衡 | |||
道家 | 老子 |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而且能相互转化 | 创始人 | |
庄子 |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 |||
墨家 | 墨子 | 主张“兼受”、“非攻” | 创始人 | |
法家 | 韩非子 | 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是秦国中央集权政治的理论基础 | |
兵家 | 孙子 | 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
国号 | 建立时间 | 建立者 | 都城 | 备 注 |
魏 | 220年 | 曹丕 | 洛阳 | 东汉结束 |
蜀 | 221年 | 刘备 | 成都 | |
吴 | 222年 | 孙权 | 建业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30年派卫温到达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