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重庆高考试题库相关推荐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The wind is always blowing here.
      —How I wish it ______ today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若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x)满足f(x+1)=-f(x),且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则(  )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若三个非零且互不相等的实数a,b,c满足a+c=2b,则称a,b,c是等差的;若满足
      1
      a
      +
      1
      b
      =
      2
      c
      则称a,b,c是调和的;若集合P中元素a,b,c既是等差的,又是调和的,则称集合P为“和谐集”.若集合M={x|x2≤2014,x∈Z},集合p={a,b,c}?M,则“和谐集”P的个数为         
      答案解析
      类型: 填空题     难度系数:
    • 面对那翻江倒海般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的台风,人们曾冲上海堤抗击它,甚至试图削弱、消灭它,但最终都不得不放弃。
      近几年来,人们在总结以往的抗台经验后,逐步转变抗台防灾的观念,越来越重视以人为本、科学防御的抗台防灾工作思路。一方面,利用气象卫星,使用先进的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和预报台风,运用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预测、预报台风的路径和强度,及时掌握和分析灾害的实时信息,做到预报准确,决策科学。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防汛水利工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夯实水利防灾减灾基础,提高了抗御台风灾害的能力;建立一整套诸如人员避险转移等内容的预案和处置制度。
      (1)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4分)
      (2)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人们在防台抗台中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12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前,网络监督已成为反腐败的重要力量。从论坛到博客,从社交网站到微博,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这些新兴传播媒介行使监督权。一些涉及官员腐败等问题的案件正是通过网民的揭露浮出水面的。有专家指出:“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的民主在不断显示进步,网络成为腐败官员的‘滑铁卢’,这是一件大好事。”
      材料二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大众化和匿名性,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民主,毫无疑问将促进公民对政府的监督,促进社会良性发展,但也正是由于其匿名性的特点,使得一些人发言不负责任。有些不实信息,经网络广泛传播后,混淆人们的视听,影响国家正常的政治和经济生活秩序。
      (1)运用民主监督的知识,说明网络监督属于哪种监督渠道?这种监督具有哪些特点?(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民主监督的知识,分析说明“网络监督是一件大好事”的道理。(8分)
      (3)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公民应怎样行使监督权?(8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地势平缓、山峰不高,黄河流域到处崇山峻岭,同样是为山造字,两河流域的丁头字用三个不连属的山丘表示,埃及圣书字用两个连属的山丘表示,甲骨文用三个连属的山峰表示(图7)。回答32、33题。

      1.上述材料中,不同流域“山”字的发明,表明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联系构成事物的发展
      2.文字学表明,不同民族文字体现各自民族特点。文字
      ①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②是随人类社会出现而产生
      ③是现代文明的唯一交流工具 ④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设集合A={x|x2-3x+2=0},B={x|x2+2(a+1)x+(a2-5)=0}.若A∩B={2},求实数a的值.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此题答在答题卡的D区中
      灞上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①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①郊扉:郊居。
      【小题1】诗歌颔联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概括。(3分)
      【小题2】本诗的五、六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3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

    2013重庆高考试题库相关推荐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