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① Fe
3++3H
2O

Fe(OH)
3+3H
+,加入Na
2SO
3后,c(H
+)下降,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
3(离子方程式1分,平衡移动方向1分,共2分):② 2Fe
3+ + SO
32- +H
2O ==2Fe
2+ +SO
42-+2H
+ (2分):FeSO
3和FeCl
3的混合溶液也可能出现“丁达尔效应” (2分):① a (1分):② 2Fe
3+ + SO
2 + 2H
2O = 2Fe
2+ + SO2- 4 + 4H
+ ; Fe
2+ + SO
2 +H
2O = FeSO
3↓ + 2H
+(或2Fe
3+ + 3SO
2 + 4H
2O =2FeSO
3↓+ SO2- 4 + 8H
+ )???FeSO
3与剩余的FeCl
3溶液混合而呈现红褐色。(每个方程式2分,文字阐述1分,共5分)
(1)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因此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7。
(2)① 在氯化铁溶液中存在铁离子的水解平衡:Fe3++3H2O
Fe(OH)3+3H+,加入Na2SO3后,消耗氢离子,溶液中c(H+)下降,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
②铁离子具有氧化性,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二者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 + SO32- +H2O==2Fe2+ +SO42-+2H+。
(3)由于FeSO3和FeCl3混合后即使不反应,混合溶液也可能出现“丁达尔效应”。
(4)①由于溶液显红褐色,虽然亚铁离子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但现象不明显,所以检验亚铁离子的试剂应该选择K3[Fe(CN)6] 溶液,实验现象是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答案选a。
②在溶液中铁离子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 SO2+ 2H2O =2Fe2++ SO2- 4 + 4H+,生成的亚铁离子与SO2继续反应:Fe2++ SO2+H2O=FeSO3↓ + 2H+(或2Fe3++ 3SO2+ 4H2O =2FeSO3↓+ SO2- 4 + 8H+),生成的FeSO3与剩余的FeCl3溶液混合而呈现红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