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NH4+、Cl-、I-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NH
4
+
、Cl
-
、I
-
试题解答
C
A. KNO
3
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起硝酸的作用,能把Fe
2
+
氧化为Fe
3+
。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是酸性溶液,此时会发生反应:4H
+
+ AlO
2
-
=Al
3+
+2H
2
O。不能大量共存。错误。C.c(H
+
)=10
–12
mol·L
–1
的溶液则c(OH
-
)=0.01mol/L溶液显碱性。在该溶液中K
+
、Ba
2+
、Cl
-
、Br
-
不会发生任何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正确。D.加入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Fe
3+
。此时会发生反应2Fe
3+
+2I
-
=2 Fe
2
+
+I
2
。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标签
单选题
碱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相关试题
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2,加人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后,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1.0 mol/L的溶液:Na+、SO32-、S2-、SO42-?
解释下列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2+CSi+CO2?
相同pH等体积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5mL 0.2mol·L-1AlCl3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合金的是 BCD?
(14分)二氧化钛广泛应用于各类结构表面涂料、纸张涂层等,二氧化钛还可作为制备钛单质的原料。Ⅰ.二氧化钛可由以下两种方法制备:方法1: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过滤、水洗除去其中的Cl-,再烘干、焙烧除去水分得到粉体TiO2,此方法制备得到的是纳米二氧化钛。(1)①TiCl4水解生成TiO2·xH2O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检验TiO2·xH2O中Cl-是否被除净的方法是 。方法2:可用含有Fe2O3的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其中Ti元素化合价为+4价)制取,其主要流程如下:(2)Fe2O3与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甲溶液中除含TiO2+之外还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 。(4)加Fe的作用是 。Ⅱ、二氧化钛可用于制取钛单质(5)TiO2制取单质Ti,涉及到的步骤如下:TiO2TiCl4Ti反应②的方程式是 ,该反应需要在Ar气氛中进行,请解释原因: 。?
氯化铁和高铁酸钾都是常见的水处理剂。下图为制备氯化铁及进一步氧化制备高铁酸钾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铁有多种用途,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用途的原理。①氯化铁做净水剂 ;②用FeCl3溶液(32%~35%)腐蚀铜印刷线路板 。(2)吸收剂X的化学式为 ;氧化剂Y的化学式为 。(3)碱性条件下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4)过程②将混合溶液搅拌半小时,静置,抽滤获得粗产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H+Na2FeO4=K2FeO4+2NaOH,请根据复分解反应原理分析反应发生的原因 。(5)K2FeO4在水溶液中易发生反应:4FeO42?+10H2O4Fe(OH)3+8OH?+3O2↑。在提纯K2FeO4时采用重结晶、洗涤、低温烘干的方法,则洗涤剂最好选用 (填序号)。A.H2O B.稀KOH溶液、异丙醇 C.NH4Cl溶液、异丙醇 D.Fe(NO3)3溶液、异丙醇(6)可用滴定分析法测定粗K2FeO4的纯度,有关反应离子方程式为:①FeO42?+CrO2? +2H2OCrO42?+Fe(OH)3↓+OH?②2CrO42?+2H+Cr2O72?+H2O③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现称取1.980 g粗高铁酸钾样品溶于适量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KCrO2,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定容于250 mL容量瓶中。每次取25.00 mL加入稀硫酸酸化,用0.1000 mol/L的(NH4)2Fe(SO4)2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8.93 mL。则上述样品中高铁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
(本题共13分)甲、乙两同学研究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步骤操作现象Ⅰ向2mL 1 mol·L-1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溶液溶液由棕黄色变为红褐色,并有少量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逸出(1)常温下,FeCl3溶液的pH 7(填“<”、“>”或“=”)。(2)分析红褐色产生的原因。① 甲同学认为步骤I中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请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 。② 乙同学认为可能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其中Fe3+ →Fe2+ ;请写出Fe3+ 跟SO3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 2Fe3+ + SO32- +H2O ==2Fe2+ +SO42-+2H+ (2分) 。乙同学查阅资料得知:1.Fe2+与SO32-反应生成墨绿色的絮状沉淀FeSO3;2.墨绿色的FeSO3与黄色的FeCl3溶液混合后,溶液呈红褐色。(3)甲同学为了确认溶液呈红褐色的原因是生成了Fe(OH)3,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操作现象Ⅱ用激光笔照射步骤I中的红褐色溶液出现“丁达尔效应”甲同学因此得出结论:溶液呈红褐色是因为生成了Fe(OH)3。而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得出结论的证据仍然不足,乙同学的理由是 。(4)为进一步确认Na2SO3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的情况,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步骤操作现象Ⅲ向1 mol?L-1的FeCl3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SO2溶液由黄色变为红褐色Ⅳ用激光笔照射步骤Ⅲ中的红褐色溶液没有出现“丁达尔效应”① 经检验步骤Ⅲ中红褐色溶液含有Fe2+,检验Fe2+选用的试剂是① a (1分) (填字母)。a.K3[Fe(CN)6] 溶液 b.KSCN溶液 c.KMnO4溶液② 请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步骤Ⅲ中出现红褐色的原因 。(5)结论:由上述实验得知,甲、乙两同学所持观点均正确。?
(14分)明矾石的主要成分是K2SO4·Al2(SO4)3·2Al2O3·6H2O,还含有杂质Fe2O3。利用明矾石来制取纯净的Al2O3、K2FeO4和H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SO4)2Al2O3+6SO2↑+3O2↑,若生成102gAl2O3,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2)生成沉淀I的离子方程式为 ,沉淀II的化学式为AlO2-+H++H2O=Al(OH)3↓ Fe(OH)3 。(3)溶液经加硫酸调节pH后,过滤,洗涤,可得沉淀I,证明沉淀I已洗涤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写出Cl2将沉淀Ⅱ氧化为K2FeO4的化学方程式: 。(5)从滤液中得到K2SO4晶体的方法是 。(6) K2FeO4也可以铁为电极,通过电解浓的KOH溶液来制取,写出电解法制取K2FeO4的 阳极反应式: .?
无水硝酸铜极易吸水,加热到210℃升华,它和Cu(NO3)2 ·3H2O晶体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 Cu(NO3)2 ·3H2O晶体加热到170℃分解。已知:乙酸乙酯的沸点为77 ℃。(1)加热蒸干Cu(NO3)2 溶液得不到无水硝酸铜的原因是 。(2)将铜片加人到N2 O 4的乙酸乙酯溶液中可制得无水硝酸铜,同时生成NO,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2O4+Cu=Cu(NO3)2+2NO↑(没配平扣1分,没“↑”不扣分,3分)蒸馏 (2分) ;从乙酸乙醋中分离出无水硝酸铜的实验操作是 。(3)为探究Cu(NO3)2 ·3H2O受热分解的产物,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夹持和加热装置去)往试管A中加人研细的Cu(NO3)2 ·3H2O体并加热,观察到试管A中有红棕色气生成,最终残留黑色粉末;U型管中有液体生成,在试管B中收集到无色气体。①当导管口不再有气池冒出时,反应停止,拆除装置的操作首先是 。②试管B中收集到的气体一定含有 。(4)锌与Cu(NO3)2溶液能发生反应。在一支试管中注人1 mol·L-1的Cu(NO3)2溶液,再放入一块锌片,观察到在反应初期有大量无色气泡冒出,同时锌片上析出红色固体。该小组猜想气体的成分,并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填写下表。?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